close
由於這篇影評帶有些微教育跟學術性質在,所以歸類到教學區。

內容轉自我在GIGA的報台,有空不妨租來看看吧!

---

這個片子是跟人借的,什麼時期的片子不清楚,所以就姑且不論製片背景,再說我也懶得去深究(這才是重點)。

首先,該片片名為「School of Rock」,很明顯的譯名為「搖滾教室」似乎有種不甚忠實的感覺,不是應該翻作「搖滾學校」才對嗎?可惜片中的主角還沒有影響力大到可以主宰一個學校的教學走向,他改變的,僅是群全州最好的小學裡面的其中一個班級裡面的學生們。翻譯成搖滾教室說得挖苦一點,只是種貼心的表現,告訴你你不會看到什麼盛大的場面,這是一個平凡但有點誇張的故事。

要說誇張就不能不提提主角杜威費恩(Jack Black飾)在片中刻意被誇大的形象,這種行徑在台灣準被活活餓成皮包骨的他,生活糜爛(但還算正經?)又不學無術,成天只想帶領自己的樂團拿下搖滾樂團大賽冠軍,但是偏偏他又不是個合作稱職的樂手,至少在片中他被團員指責彈了長達二十分鐘的solo(很明顯的,他在片中被設定的技術程度並不是相當高,而二十分鐘的solo這檔事大概也只有在那些名吉他手例如Van Halen這種等級的演奏會上才能看得到,簡單一句話講就是他愛現又不夠強,雖然至少這在音樂廣度極為狹隘的台灣之中已經是令人嘖嘖稱奇的事了),不乖乖彈琴還整個人往台下一躍期待著大家會把他接住然後在空中動來動去,下場是跌個標準的狗吃屎,其落魄可見一斑。為了強化主角除了音樂其餘一無是處(雖然音樂也強不到哪去),還把他的經濟設定在依賴室友(片中的敘述,這個室友以前也是搞音樂的,而且是視覺系喔,然後現在成為一個被女朋友控制的乖乖牌)的寬容下過活(因為他不繳房租)。很明顯的如果杜威是標準的理想派,這位室友就是標準的務實派,用這麼一個人來襯托一般大眾最後的走向以及一個熱誠滿腹的笨蛋對比,說來是適切的。

這時他接到通原本是要給他室友的電話,邀他室友到一間貴族小學任代課老師,然後就很順應劇情誇張的需要他就這樣冒充了這個除了搖滾樂什麼都不會的代課老師。

接下來的劇情算是都在預料之中了,反正還不就是讓學生從反對到接受,然後他終究成為一個成功的Leader帶領這些小鬼頭最後闖出了什麼名堂來。論張力這種片子不能跟什麼大片子比,導演只要傳達到理念這部片子就算是成功了(說來這部片子的成本僅花了三千萬美金能有這樣的票房,C/P值算是很高了啦)。

我也很懶得把整部片子的劇情在這兒作鋪陳再一一論述,這太費功夫了,我想還是針對我看到的層面來引出些對一般人比較不那麼顯而易見的思考層面。

首先是兩個不同的教育態度對比,該小學的校長(Joan Cusack飾,她的角色設定相當有趣,等會提)採的是高壓式教育,而杜威卻幾乎在任何事上都對學生採肯定的言語,從台詞的比例程度看得出來這是一個教育層面的重點,教育這檔事不論在什麼位置都應該給予學子正面積極的鼓勵或肯定,才不會造成孩子的思想偏差認為「想要不被別人踩在頭上只有超越別人」這一類的想法。

再來是校長的設定,她被社會壓力(也就是學生們的家長)壓得喘不過氣,曾經也熱情過的她只得偽裝成一個冷血無情的制裁者,可是她也會被僅僅一首我忘了是誰誰誰的音樂而解放展現自己的本性跟真正的想法,我還以為這玩意最後又要帶成白目的愛情戲份(因為隱約有給予這樣的暗示)所幸是沒有,不然我想這部片子又要多花個十五分鐘交代主角跟校長的浪漫情事,這部片的重點畢竟在學生身上。雖然有些誇張,但是也誠實的表現了音樂可以有這樣一種偏「治療」層面的面相(良性的解放一個人的行為或思想)。

然後有兩個特地強調的教育層面部分,第一個也就是片中唯一帶比較嚴重的叛逆性質的小小鼓手(擊樂已經被很多人界定為某種程度的「發洩」的行為,片中會這樣設定只是作了一點強調的動作)當時險些跌入「學壞」這樣的一個陷阱中,而即時被杜威給拉回來,雖然只是些象徵性的表現啦,不過當杜威義正辭嚴的說著搖滾樂不是一個讓人染上不當惡習的東西極力要整肅搖滾樂三個字清潔的本質時我就知道在這樣的片子中這是一個可以料想得到的畫面(畢竟在外國,很多行為有問題的人仍然是把音樂搞得嚇嚇叫,歸類為一種畸形的發展吧),雖然解決的有點不知所謂,至少還是像我說的,意思有到了,那些導演刻意要講給觀眾聽的話我都聽到了。第二個就是杜威引導那位黑人小胖妹走出外表不甚討好的陰影鼓勵她在音樂上活出自己唱出那個很少人能達到的音域,這倒是陳腔濫調而且過於大眾化了一點(倒也不是批評,只是要說這太常見了),不過她在最後的那場表演唱得還真好,至少她父母感動的畫面還算蠻傳神的,所以就不計較了哈哈哈。

其實要表現出音樂有釋放的作用是相當容易的,不容易的只是要這些墨守成規的小孩子們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接受這個看起來很白目很crazy的老師的作風,實在是稍嫌勉強。說來算不會過於偏激的是杜威看到這群小孩子在進行古典音樂的演奏後並沒有大肆抨擊古典音樂(我本來以為會),只是他更想強調搖滾至上的理念。看到他拿著那把Gibson SG就彷彿變了個人似的,不禁也要讓我們思考是否我們對於音樂也太不冷不熱了一些?好啦這個立場不同,我現在是個樂手提這個不夠客觀。

Teaching is learning,杜威曾跟這些學生們強調過他們玩音樂是為了要弄出一場漂亮的表演,而不是為了得獎,但是在最後的搖滾樂團大賽頒獎中他們沒有獲獎後,他反倒自己又掉進「自己一無是處,終究不會成功」的迷思當中,還是被他點燃的學生拉他一把他才重拾熱情,說來算是個感人的部分。

要說說比較逗趣的就是我們這些玩音樂的人聽到他說會彈Smoke on the water就可以進哈佛大學都不禁莞爾吧。但是無論如何相較之下我們的音樂仍然是被侷限到像是小孩子在玩玩具一樣,因為片中不時出現的樂句每個都是那麼生動,姑且不論這是否已經先被作精密的調配,單是多元性上來看,台灣的音樂還有大到不行的進步空間(當過學生的人都知道這是句貶抑的話XD)。或許這對在搞音樂的我來說算是件洩氣的事情,只能致力於特色了吧我想?至少海音祭聽到的好客樂隊的音樂至今仍然在我腦中噗噗噗的。

論社會層面就不得不提到片中被一再強調過的反抗思想。反抗什麼呢?用杜威的話來說就是所謂的「大人物」,用大家聽得懂的話來說則是一切以高壓低的體制跟法則。這牽涉到我後來另外查到的導演一路拍來的電影裡面一些濃厚的反既有思想,由於太繁複,不多說明。畢竟要說到這層面去會很沈重,簡單帶過就好。

論音樂性可能就不是一般人那麼容易去認知(算是有種閱歷一番搖滾樂史的氣息在),七零年代的The Who樂團以及迷幻搖滾代表樂團The Doors的音樂在片中都有一種被回顧的感覺。三位大咖Ginger Baker、Jack Bruce以及號稱白人藍調的吉他之神Eric Clapton所組成的Cream的音樂在片中亦有所演繹。當然也有不能錯過的齊柏林飛船(Led Zeppelin)跟經典的AC/DC。其他一些或許現在也沒多少人聽過了的我就不多提(有的我也不認識XD),只是要強調該片對真正的搖滾樂是有相當的尊重在的。至少片中也把一些小孩子習樂的認真態度呈現的很漂亮(例如那個叛逆小鼓手專注的看著影片中的鼓手還有那位拿著Flying V的小小吉他手在穿衣鏡前練習刷扣動作的畫面)。事實上杜威對搖滾樂是一點也不含糊啊,看到黑板上滿滿的搖滾樂發展史,足以證明要體會一個音樂的精髓還是要對它的繼往開來真正有所認識才得以達到。

是說,搖滾樂被一種叫做MTV的玩意給毀了的說法實在是幽默。能體會其中深意的大概已經不多了吧,淺顯一點來說是音樂被形象化加上影像的鋪陳之後已經大失了原有的精神這樣,對我來說算是個新穎的看法,but實在也是一語中的,MTV這玩意到底是個邪惡的東西(笑)。



說起來,音樂可以有很單純的本質,特別是給這麼一群天真可愛的小孩子加上一個童心未泯的搞笑大人來呈現,不,或許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這才是音樂真正的本質吧?



還有個大結論是那個彈BS的小女生變裝之後實在是有夠正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