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雖然音樂並不如同建築有著具體的形象,但論起架構,音樂卻比建築深奧的多。

這篇,談曲式。


曲式是什麼?這只是個可能有很多說法的名稱,實際上代表的就是歌曲的架構。

那,架構是什麼?

簡單來說可以是很多種元素的結合,或者是不同元素在不同的時間、位置上的應用。

用一首歌來說,可能就是所謂歌曲上的起承轉合。


自從披頭四(Beatles)將主副歌形式的元素帶入流行音樂,就成為一個日後流行樂備受爭議的框框。

怎麼說?因為主副歌已經幾乎成為一個必要性,流行樂裡面沒有主副歌的架構會顯得異常突兀。

有人說這是必要之惡,也有人說這是物競天擇。

Anyway,這是時代所做出的選擇,所妥協的接受。


回頭來看,教會的音樂中,又是以怎麼樣的型態呈現。

大抵來說,仍然是主副歌跟一個間奏的形式,只是流行福音樂團近年來的興起,帶入了較多其他的元素。

用學院派的解釋方法,或許我們最常見的是AB曲式,也就是A主歌B副歌然後ABA式的循環。

現在我們已經會有一些C段,泛稱橋段(Bridge),所以曲式的延展性可能變成ABCBA的循環之類。

橋段一般可以解釋為,與主副歌的形式相異(可能在調性或者節奏性上有所轉換),而安插在曲式循環的中間以帶給人們不一樣的感覺。


再回到這篇要探討的主題音樂表情來說,又要怎樣在眾多的曲式當中作呈現?

先來簡單的把曲式的概念提一下。

一首歌的架構廣泛點可以包含前奏(Intro)、主歌(Main)、副歌(Chorus..不過我不確定這是不是正確的用法)、間奏(Episode)、橋段(Bridge)、尾奏(Outro)、結尾(Ending)等等。


前奏對音樂表情的展現是重要的,因為前奏可以主導全曲的樂風走向,並讓聽者先適應歌曲所要表達出的感覺,進而調整自己的心情配合之。

從打擊來說,可能是一個強勁的Sign in或者Fill in,可能是輕擊Ride,可能是輪擊Hi-hat的細密聲響,甚至用上棉槌(Mallet)輪擊落地鼓或銅鈸。

所帶出的音樂氛圍都是不一樣的,當然也有前奏與整首歌曲的結構大相逕庭的例子,那是比較特殊的作法,舉首流行歌的例子像是孫燕姿「未完成」中的"年輕無極限"就是用這種方式呈現,節奏型態與調性都跟歌曲真正進入的樣式有所不同。

相對的,一個沒有表達好的前奏,很難讓聽者抓出之後在歌中所要表達的感覺,甚至被先入為主的想法影響而破壞之後的聆賞都是有可能的。


主歌在打擊中顯得較為平淡無奇(除非本來就是很花俏的),相較之下,一個過門(Fill in)後進入的副歌顯得高亢而興奮得多,或許是和弦上的提升,或許是力道上的提升,在一般打擊中如果要做比較,或許就是副歌的一切都要比主歌來得強調些。

間奏,用於福音音樂中,通常就是分享、安靜,或者禱告用的時間。這時的打擊是輕微的,除了不影響主領者的說話,也用以帶入一個更深的氣氛,通常我的作法是留下銅鈸的打擊,在Hi-hat、Crash、Ride上利用不同音色性質的交錯,配合音樂的強弱而有所輕重,常看我打擊的人或許還會發現我很常使用同一鈸上不同的部位(例如常用上杯鐘的重點敲擊)來做表現。

在福音音樂中比較少有獨奏(Solo)的元素,就不做太多說明,另者是因為這還有分兩種性質,一種是純粹強調打擊樂性質而只留下擊樂聲的獨奏,一種是表現性,可能脫離整體節奏或者樂風性的獨奏(這種到現在還沒在福音音樂中發現過,以打擊樂來說)。不過在可能例如副歌的強調處留下鼓聲或人聲的作法,就常見得多。


而橋段對我來說常常是打擊的重點呈現,一個好的橋段表現,有助於提升整體歌曲節奏的多元性。

橋段的打擊在快歌中通常是重的、宣告性強烈的、態度堅定的、亢奮而想大聲呼喊的,在慢歌則是極端的安靜、緩慢、令人徜徉其中的。


尾奏的打擊可能有擊點數上的轉換,有節奏性些微的不同(例如最常見的放慢),其實尾奏是不容易表現的部分,因為要把一首歌曲帶入結尾需要足夠的節奏領導能力,這是在很多經驗還不很充足的樂手身上常看見的弱點,通常都是不顧其他樂手自行草草收尾或者甚至停止動作,顯得不自然跟突兀,事實上,尾奏是需要很大連續性的一個部分。

尾奏的表現是需要很多團驗才培養得出來的能力,當然這是以樂團形式來說,甚至是需要重點提出來練習的。


結尾或許要說是一首歌中最自由的部分也不為過,因為在快歌中可能就是亂敲亂打,在慢歌當中可能就是Ride叮叮叮的打或者輪鈸,或者有的話刷刷風鈴等。

我常認為結尾的處理可以看出一個樂手真正的基礎能力,對於連音基礎還不夠的樂手,結尾就會做得零零散散而不飽滿,對於不懂收放的樂手,結尾就會特別紊亂而沒辦法達成共識的結束等。


這些都是粗淺而言,事實上應用還是要依歌曲或者音樂真正的性質而定,到底擊樂手在整體結構中是一個去配搭他種樂器的角色。


或許沒有時間提太多關於銜接部分的技巧處理,畢竟在不同的音樂表情之間仍需要一個流暢的銜接,方不致在轉換上令人感到不適。

不過說簡單一點大抵的原則是漸強或漸弱、漸快或漸慢如此而已。


在不同的曲式元素中,端視該元素的性質決定打擊的取向是相當重要的,時而創新,時而拷貝,時而依照自己樂團的性質或程度做好最適當的調配,才是一個成功的打擊樂手。

認清樂手的定位,致力於將自己的音樂心情轉化成音樂表情,並有著良好的配合度,才是最重要的。



-全文完-


PS.本篇歡迎轉載及散佈,唯請註明原出處或附上網址,嚴禁掛名另以私人擁有形式發佈,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