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或許是那次敬拜團下台南觀摩的關係,幾個人深深見識這首歌的魅力。

這是首怎樣的歌呢?


那次在台南,這首歌光是鼓的擊樂手就多達四五名。

為的是表達前面長達十二小節的鼓陣獨奏。

那回他們用了一些tom tom跟floor tom表現,雖然人多稍嫌擊點凌亂,不過對主要感覺的呈現並沒有太大影響,這段鼓編得的確是精彩。

而這次我必須用爵士鼓表現這段獨奏,除了要操心裝飾音跟重音點的表示之外,勢必還要加上左右腳搭配才能讓台下甚至團員明確找到拍子的位置。

簡單來說,這是個挑戰。


由於一直沒有拿到譜(再快也是下禮拜的事了),索性自己花了二十分鐘把這段獨奏配合GP4用節奏感抓出來。

或許GP4太好用了就是我視譜能力一直沒有顯著進步的原因吧,我光是看十六分音符在譜上的距離就可以判斷時間長度了。XD

所以大概總共抓完譜到練起來花了一個半小時左右吧,說來靠自學起家,論抓歌的耳力還是有相當優勢在。


這段獨奏難在兩個部分,一個是空點的變拍,一個是最後四連音跟六連音加上輕重音的轉換。

六連音對我是還好(因為都在同一個鼓上XD),輕重音其實我常用三連音的技巧在打擊上,所以輕鬆些,但變拍的確算是不容易打出來。


另者,這首歌的節奏性以及橋段都很值得推薦,很久沒有聽到歌曲層次處理如此鮮明的歌曲,水準相當相當高。

其實這首歌真正的主軸是BS的進行,花俏卻不失沉穩,對習BS的人來說這同樣是首很有挑戰性的歌,而且跟其他樂器的配合度也是一絕。

漂亮到我幾乎想把整首歌的BS也抓下來,只是我現在沒這個時間。


吉他的部分轉調solo也很漂亮,很純正的音色。


是首很值得細聽的好歌。


******
*試聽連結*
******

PS.點連結後會進入待下載頁面,秒數跑完即出現下載連結,再對連結另存目標下載,檔案不知道會留多久,要聽就快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d 的頭像
    Kid

    Orange的音樂文字誌

    K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