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etting時段的隨手拍,有點搞不清楚線捲成那樣是怎麼一回事;In the fact, 這一切是怎麼結束的我也搞不太清楚是怎麼一回事。雖然放在音樂分類但是篇沒有什麼技術價值的早上無聊寫。


噢這似乎是我第一次在台上同時和舞團合作,雖然實質上並沒有什麼差距,但慶典的味道就在眾人的舉手投足間飄散了出來,原諒我手是心非仍然很難專注於Christmas Eve這樣一件事情上,

但我想我仍清楚記得台上那句話,聖誕節的主角,不是聖誕大餐,不是聖誕老人,而是為我們創始成終的耶穌。


GT2紮實飽滿的聲音真的沒令我失望,被喻為經典實至名歸這樣。雖然旁人撤東西的時候不慎把架SM57的mic架弄倒擦到我的FEC的那一瞬間我可能氣炸了,但在那一秒鐘過後檢視完琴上沒有傷痕就逕自當作沒這回事了。

然後還有一個人為了插要放在鋼琴上的檯燈的變壓器,沒把吉他音箱跟效果器的電源關閉就動手拔我兩個插頭也讓我超級火,但這實在不是個適合憤怒的時間,若果當下離晚會開始還有半個小時以上我一定會當場開罵管你是誰(會這樣說可見真的很生氣)尤其還不是一個不知道插拔之前電源該關閉的人,傷到我的東西你是要賠嗎?


更可怕的事情是我撤完吉他的東西要回頭收架在台上的NEX-5的時候卻一整個遍尋不著,喂我有架腳架耶!!!

找了一兩回才在旁邊看到NEX-5腳架收起來被傾斜放在一邊,重點是還鏡頭朝下!!希望下面墊著鍵盤袋是刻意的,我還在想如果翻面一看鏡頭上面裂出一朵花或者蜘蛛網,人那麼多大概無疑是索賠無門了,所幸是整台拿著轉了一圈應該是確定無傷,帶的東西貴了就是要操心東操心西的其實很放不開,但是想要好的聲音好的照片這一切卻又無可避免。


很不好意思記得最清楚的都是這種開心不起來的事情,但當然要感謝主最後什麼事也沒有。

後台的餅乾聚似乎比聖誕晚會歡樂得多,手機相機音控都是好話題,即便我對於身處其中尚未明白如何算是熟稔,至少已經有些許枝芽吧。


好像上台的樂團就是這樣子,與活動本身如此密切,又如此抽離。

在台上的時刻樂團無疑是氣氛的最佳演繹者以及最具感染力的一群人,但下了台我可能連整場除了樂團之外還有哪些活動和展演一無所知。

所幸這是聖誕晚會,是一個慶典以及紀念性質往往大過宗教本質的場合(其中沒有深度的敬拜、領受等),我並不致因此感到令人不舒服的落差。

我一直記得以前在忠孝路教會有一次,敬拜團在台上帶完敬拜之後,大部分的人去吃了早餐包含我,而沒有繼續參與在禮拜程序當中,


跟大夥兒聊天還是很愉快,但我總覺得有一種落差存在我的感官思維當中,剛剛的敬拜、剛剛說要更親近神是?

曾經(可能像這次的場合偶爾也會)覺得上完台之後不用枯坐在台下只是「接受」所有的安排、程序以及訊息,是一種令人享受的特權,可能待在後台、待在錄影設備或者音控旁邊,在一個與大部分的人都不同的角度看著一切的推進,那是一種令我莫名感到優越的抽離,就跟特別來賓、特別座一樣。


「皇族之夜」這一晚沒有讓我產生這種矛盾感,我想最大的原因仍然是我並不屬於這個地方,只要對自己的服事負上應有的責任和代價,就不至於對不起誰。

只是講得好笑一點,這種類似「祭司的私生活」這般的場景,對我而言只說明了一件事,大家都是人嘛。


對於所有人的kindly雖然也不是印象深刻,但也像一道溫柔的暖風,你仍然感受得到它從你的每一個知覺上拂過。

所以這大概是個,很舒服的聖誕夜,即便練歌不是輕鬆的事而且我永遠感受不到其中的開始和結束,



還是聖誕快樂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d 的頭像
    Kid

    Orange的音樂文字誌

    K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