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曉得拖了多久,但想了想拖得再久也是一樣的,那原就離我們太遠,就如同分針永遠比時針快那樣遙不可及。


亂世出英雄的瘋狂,早已被淹沒在商業龐大的巨輪之下,原先該被好好憑弔的一切,都可以被巧妙包裝成精緻的商機,光是想到這一點,就覺得嘆息又何足表示些什麼。

唯一屬於我們的幸運,就是我們還能透過太多還原以及氾濫,不論在電視電腦電影上,偽裝重複著關於那個時代的感動。或許景仰,或許不以為意,或許心裡有了底那是我們僅存的方式用以觀想台上那些忘我的姿態。


正當音樂可以在電線以及碟盤之間以令人難以想像的速度被傳遞、複製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有些東西或許是再也回不來了,怎麼樣都回不來了。當年李雙澤痛心疾首的呼喊著我們需要自己的音樂以及自己的歌的時候,誰又知道今天人們已經可以在硬碟裡頭動輒數G起跳的檔案藍海之中,尋找一個和自己心頭意境相似的歸屬?有時我真的很納悶,例如出名如周杰倫這樣的人物,是否也曾真的在意他所做的一切關乎自己生長的土地有多少?堅持每張專輯要有一張中國風的歌曲不曉得算不算是一種對文化感念的表示,我們大概更能夠確定他愛家庭,以及和所有的男人一樣喜歡漂亮的女人。

看著「地下鄉愁藍調」以及「昨日書」,閱畢伴隨良久的沈默,怎麼覺得知道的越多,好像就知道的越少,好像靠近了些,但其實似乎更加遙遠了?


或許前些日子沒能一瞻Bob Dylon的姿態,多年後會成為我至為遺憾的事也說不準,

但我想,我也需要多在意一些,關於我們自己的事,自己的土地,自己的音樂。



這三本書並沒有真的教我什麼事,但我想一味的求知,不如先從了解自己的周遭開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d 的頭像
    Kid

    Orange的音樂文字誌

    K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