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音樂生涯中的第二把琴,待訂中。
確定不唸大學了,這是該有的投資。(什麼?!嗯,是啊。反正就是不唸了。)
Epiphone是Gibson大老的副廠琴,做工由Gibson授權,不過在用料跟技術上都跟Gibson有一個相當大的段差,通常反映在價格上。
Gibson最低等級的Studio至少也要三萬多起跳,往上更是四五萬到十幾萬甚至幾十萬都是常見的價錢。
相對而言Epiphone就來的平價許多,LP(Les Paul)系列中等級第二高的Custom上限也不會破兩萬(除非Plus就有可能)。
不過這是前提是韓廠琴才有這樣的價位,Epiphone的日廠琴仍然要接近三萬起跳。
所以論品質上,韓廠又低了一截,只是這也是我所能負擔到的最大金額了。
其實依我的程度也沒必要用到什麼三四萬四五萬的琴,現在有了BOSS ME-50(ROLAND出品的綜合效果器)其實應該搭著是相當夠用了。
我現在需要的只是紮實不浮飄的音色跟PU出力。雖然Epiphone的韓場琴在其他有資歷的樂手都說其實不是值得到哪兒去,但我想論配合我目前的走向來說,已經能夠勝任了吧。第三把琴可能是我已經功力跟地位有成的時候了?哈哈,聽起來久得很。
論音樂我的確是多了些優勢跟執著,同樣的琴在不同的人手中呈現出來的也是不一樣的東西,這邊就希望我能很忠實的發揮副廠琴該有的價值了。
這邊來論論我的音感優勢,算是先天的一小部分加上後天的努力練來的。
因為從小聽媽鋼琴聽成習慣,對和弦有比一般人強烈的感受力,其中又因為並不是很突兀的曲式,所以也培養出了和諧度的判定能力,意即,只要什麼地方是不對勁的我幾乎第一時間就能聽出來(不過前提是速度也不能太快啦)。
這樣的能力跟概念奠定我在相對音感上的優勢,但同時也強烈的限制了我在彈奏上走進正統的爵士或者是一些常用到不和諧音的樂風。
一直以來我在這方面相當積極的尋求突破,或許至今還沒有認真的去鑽研樂理跟我有意先把這部分的能力培養出來有關。
有句話說的好,樂理畢竟也是人寫出來以方便記憶的東西。真正的好音樂常常不見得都是靠樂理拼湊出來的產物。
我仍然不斷努力培養著更強烈的感受能力,說來沒有感情是聽不出,更作不出好音樂的。
這把琴將陪我走進我音樂生涯的第二階段,訓練。
我已經沒有退路的走上大大迴異於一般人的道路,等我吧,我不會過得比你們差。
我要讓你們都看到,堅持信念的力量。
God bless you all,當然,還有我自己。
「上帝帶你去的地方,就是第一志願。」
Epiphone Les Paul Custom AW
- Jun 08 Wed 2005 13:39
2nd. Epiphone Les Paul Custom AW -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