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Sunday Band團員Peter(管樂器樂師,擅長笛及SAX,另習鋼琴陶笛等樂器)的介紹下,我來到翔韻,算是應徵吧?

一方面找個正式的職份,一方面增進自己教學經驗。兩樣對我來說,都再重要不過。



應該會很順利吧?我是這麼想的。

據說在太平,沒想到騎著機車沿著樂業路一走就到了。

神奇的是每次我從太平回來的路都跟去的不一樣。

剛進門,眼前是小小間的挑高建築,也算得上"高雅"(不是因為很高orz)。

不過裡頭三個人,卻沒看到我應該看到的,當然這三個人我一個也不認識。

兩個人在看電腦(應該是在看電影),一個人走進裡面又走出來的。

我算很準時,五分鐘前就到了,倒是Peter跟這兒的音樂總監都不在。

看人家看電影笑得起勁,也就不想開話,索性就坐在椅子上練打點(不然我不知道要幹嘛)。

練了五六分鐘左右,Peter出現了,打了招呼。

倒是他跟坐在櫃臺外側的小姐聊起來了,會在這兒出沒,加上這身裙裝,多半也是教學的吧。

然後很莫名其妙的我們三個人就聊起來了,這種功力我想我還要很久很久才能達得到。

原來是樂師兼拉保險的?真有趣。名片上有保險公司的名字卻也有音符跟鋼琴的圖案,亂不搭調一把的。

至少很可愛啦。



值得一提的是櫃臺的女生後來端了咖啡跟起士蛋糕出來,Peter笑說我們來這兒都是VIP待遇的,原來是這樣啊?

雖然我沒喝咖啡的習慣,不過心意到了,還是要覺得很好喝一下。

(蛋糕很好吃是真的)




聊著聊著傳說中的音樂總監也出現了,感覺果然不太一樣,有種說不出來的君臨天下的氣勢(雖然她是女的),可是非常親切,而且不是做作的那種。

好像前置也沒有提太多,大家聊了天我填了履歷,因為同是主內所以聊得比較開。

所以資歷就是這種時候要用的,在經歷欄我幾乎填滿。雖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東西,但對鮮少需要證書的擊樂,特別是爵士鼓,經歷重要的跟什麼一樣。

或許她們對這方面的接觸也不是相當多(那兒目前只有一位老師在教鼓),所以我算還蠻有得提的吧。

履歷OK後總監給看了看一些「行規」,包括一些薪資或者是價位折扣上什麼的東西。(內容基於職業道德跟同業考量就不詳述)

然後我也是這時才知道喔原來教鋼琴的女老師是一定要穿裙子啊?這種對大部分演奏者來說算是個有氣質的樂器,形象還是重要的。(鼓最沒氣質啦哇哈哈~)



好在這部份總監很幽默的跟我說,教爵士鼓的老師最好是穿得越不正式越好。



至於薪資跟一些所謂的同業折扣之類的東西,其實我並不怎麼計較,我現在的希望是儘速培養足夠的教學經驗及資歷。才方便我日後往更大的位置發展。

(這樣說不是我會跳槽啥的啦,只是可能以後的版圖會更大之類的。)

畢竟對一個剛踏入正式教學體系行列的人來說,現階段我不該有太多要求,除了品質。

我對自己的教學品質很要求,為了奠定良好的教學跟信用基礎,這很重要。

當下人家給我這樣子的機會嘗試,應該好好飲水思源的。

有點意外當我看完行規後簽了個名,然後我就正式成為翔韻的爵士鼓教學了。

我生命中的事總是那麼不可思議。



這天也跟專習兒童擊樂教育的執行長聊了些天,或許一些專業素養真的很重要,講話無論如何要保持一定的慎重。

當然也不是嚴肅啦,畢竟我本來就不是受正統音樂教育上來的樂手,很正常,只是在這當中自己的見解要非常鮮明以保持立場。

這些Interview讓我感覺到以前用心去培養的資歷都沒有白費,雖然是人家介紹,不過我也在在慢慢的證明了我有足夠的本錢進來。

執行長的態度相當的慎重但謙和,不會因為我的年紀輕就不當一回事,至少在現在這種樂界強烈競爭的情況下,能做到這樣的尊重是讓我相當感念的。

算是蠻愉快。



然後那兒的鼓據說是另一個老師提供?如果是醬子顯然他不會太注重tone的部分。

當然程度有到的話或許不會太需要吧?也或許每個樂師的需求都不同,至少我希望打起來好聽點。

PEACE的品質倒也不怎麼需要評價,本來就是大眾性的量產消費產品,自然就是那樣。不過我知道這跟tuning有一定的關係,調音太重要了。

不過那套台製鈸我就真的不敢領教...對我來說我不容易想像一個樂師能忍受這種鳥聲音,至少在我目前的際遇當中。

我知道教教初學者沒什麼大難度跟需要考慮太多太多的地方,但是一個基本正常的Drumset也該有?

我也不知道,世界就是很奇妙。



總之我算是正式進入這個體系了。之後或許我會考慮狀況把自己家裡的Drumset整個移過去也不一定,至少鈸會先過去的。我知道那總會有用到的一天,可是不知道原來是在我沒有辦法忍受的情況下不得已的作替換,真有趣。

翔韻音樂以及陳總監,請多指教了。

期望自己能給這兒帶來點貢獻。

也要謝謝介紹人Peter。



音樂的路上我會記得你們的。





喔,還有我是不是該作張名片了?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d 的頭像
    Kid

    Orange的音樂文字誌

    K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