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你現在有在收學生嗎?」
---發問人可能是陌生人、朋友、朋友的朋友etc... 這樣的問題我大概兩個月會聽到一次以上,但我總是可憐的只有一個回答,
「我之前有在台中的音樂教室任教,但是現在因為服役中假期不固定的關係所以沒有在收學生......所以不好意思。」
這原本該是件令人開心的事兒,在我服役的中間卻成了一次次的無奈,我多想就遞張名片上去說聲什麼有需要歡迎聯絡我之類的商業開場白,
但其實穿著迷彩服的我連名片都不是很方便印製,自始至終在這個圈子就是個幽靈人口。
上星期日,又是類似的問題,一開始一定要先疑惑一下我是不是學了很久,然後都非得說聲其實我的身份算是名教學,至少在這樣的環境還算是,
然後就是「那你現在有在教鼓嗎?」「現在有收學生嗎?」「你在什麼地方教?」之類的反正詞彙倒裝拼湊一下就可能出現的句子。
至少這一次在這個問句出現之前聽到了幾句挺激勵的話,但是打出來有自捧之嫌所以就算了,在社會的大染缸裡過度的謙遜也不是好事但是今天有些話聽得太順耳......我想自己知道就好了這樣。
每每這樣的問題,就不免要讓我思考一下那個這陣子同輩間最夯的話題,也就是未來。
新的一個邀約似乎是原本就把我給算進去了,雖然不知何時才會成團在即,但我想我是期待的,
我不只期待與更加優秀的人合作,更期待如果這一切是祂所喜悅的,那祂是否也將在這中間賜下滿滿的祝福?
聽了tony一句話我忽然意識到一件事情,鋼琴的博士似乎在台中真是屈指可數......我算是身在福中沒那麼知福嗎?
被一個音樂讀到博士的人給予這麼大的肯定,是不是我該再更有自信一點?
本來有些早就該是我的約,卻總是因為這個身份錯過。
究竟該再穿多久的迷彩服?至少我還沒有聽見神任何清楚的旨意......也或許我的確不曾那麼認真的去聆聽這樣的部分。
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我真能在樂器上讓他人體會到發自內心甚至靈魂的感動嗎?
相同的看見是重要的第一步,我想。
而其實,聖靈所撒下的金粉,在我反覆翻動的手臂上,其實也有微薄的那麼一些。
我真的確信這個地方有神的同在,所以暫時我不再漂泊。
希望有朝一日,我能以Soul的一員的身份,手執任何的樂器。
---
雖然要加前提很好笑,但如果「能夠接受一個一個月不曉得哪兩週可以排假來教學的老師」,而想學學鼓的人,來找我吧。
然後這兒很全方位的,如果想學學電吉他的,可以找我的好朋友信宏(@台中)。→信宏的網誌
而想學鋼琴的朋友,可以找有過餐廳場歷的逸柔(@永和)。→逸柔的網誌
持續增加中。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