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其實只是第一個場子結束了orz...

不過歌很棒,我們的敬拜團也很棒。


這兒說音樂部分。

Prophesy雖然OPENING沒有預期(或之前練習)的漂亮,不過感覺都有到了。

這顆小鼓到底是該帶去的,高頻在這種會有回音的場所顯得比厚桶亮許多。

(這回帶了Hi-hat跟小鼓去,其實鈸根本就是我的setting加片Headliner 16"Crash而已嘛...)

Hi-hat的表現也比薄薄的Headliner好很多,到底等級有一定差距,光是聲音的紮實度就沒得比,今天用上的左腳8beat開合聲音超穩定。

好啦可是鼓手沒辦法發揮得很漂亮。(低頭)

最後還是沒把監聽搞定,只好靠灰零,再說我們樂手的抓拍能力每個都真的是到一個程度了...一跳拍都幾乎在第一時間就回得來。

今天倒是我掉拍子掉比較嚴重(不過應該只有我聽得出來吧:P 我今天用太多雜音來混充了XD)。

也用上些很少用的配置,像是Rute跟鼓棒的替換,我在同一首歌就用上了數次。

有時顧慮出來的音色亮度還要一手束棒一手鼓棒,想放輕Ride又不要小鼓虛掉。

平常練習中暫時只使用右手延續打擊的技巧其實還蠻好用的。(以右手去補小鼓的點,左手做替換動作)

算是有些花俏,不過至少我沒把鼓棒咬住然後還可以一邊調Hi-hat的鬆緊度那種能耐。XD

"高過一切高山深海"的三連音式前奏還是好聽,雖然第一次打的時候用斷到剩一半支數的Rute聲音實在是很薄。

"I Can Hear The Heavens Sing"感覺相當好,弦樂的低音真是不含糊(應該有人看到會很高興吧哇哈)。

講實話真的也由衷佩服兩位司琴手的能耐,這次的樂手也不過三名(對,只有兩位司琴跟我),出來的灰零卻跟整套的沒兩樣。

能跟她們同工真是件幸運的事呀其實,有時常這麼覺得。

到底我的音感還沒辦法整體跨到合音領域,我是層次上的感覺能力強烈(歌拆多了變成習慣性的,這也算我最大的一個優勢之一)。

其實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這是相當不容易的事,只是她們沒有察覺這個優勢是那麼不平凡的。

聽是一回事,轉到手上表現又是一回事。

一句話就是她們很強啊!至少配搭的能力就很過人了。



Part2開頭有些亂,到底還是帶進來了,打的也沒之前練習的好(這似乎是正常現象)。

其實手勢比得有些亂也是小因素,不過大抵跟練習不會差太多(除了幾個小部分之外)。

But這樣的狀況都已經算是很OK了。

"你在我身旁"(歌名是醬嗎?)特地為了補聲音厚度用了其實自己也不是說很會的左腳8beat開合,不過因為大鼓的點都沒切分,所以都還過得去過得去,至少我的心思還有辦法顧左腳的拍速。

左腳能這麼穩定應該跟換了Hi-hat有很大的關係,觸感的紮實度也是差很多。

(所以是器材問題嗎?也不盡然啦,只是我覺得這個因素好像還不小。)

到底之後就算要把鼓賣掉,鈸頂多只有Ride能出去吧。XD Hi-hat跟Splash都是我的鍾愛啊哈哈。

今年的音樂層次不是說弄得很好,主因是三名樂手可以表現的東西實在太有限了。

當然配唱也OK,只是人聲的變化性太小了,加上有人又感冒唉呀。

鼓又沒收音我沒辦法只打我想打的力道,只有稍微收了大鼓。只好一直靠OPEN RIM飆亮度。

到底最後出去的聲音應該是還蠻OK的,只是無緣聽到就是了XD。

自己抓鼓譜自己solo...還真獨立啊。

鼓陣最後那段三連音...或許現在也一樣這兒跟蒙恩加起來沒有其他人辦得到了吧?跟那首被砍掉的歌一樣。

就目前為止看到的狀況,一個學得再快的人,想在半年內打"好"速度140(8beat)的普通節奏就已經是難事一件。

這個是108的六連音耶!!(也就是216的三連音,對三、六連音概念不是很清楚的人可以想做是216四連音速度的七成五)有節奏基礎的人應該知道這種速度是很可怕的。

這部分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小節,但這小節毀了,歌就毀一半了,因為連進來的點都抓不到。

就算我是教學者也別肆無忌憚的開歌啊。+ +" 嚇死我了。


但,希望我們的音樂是能影響人心而不是單純的帶來興奮,還是最重要的。

大結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d 的頭像
    Kid

    Orange的音樂文字誌

    K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