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角七號官方網站*
在朋友的口耳相傳之下,一開始對這部片子的知道就是「很好笑」三個字如此膚淺的印象,但是大推的人實在不在少數,姑且不論這是不是什麼大夥兒的民族意識抬頭了(?),連會真的殺去看也都不過是和搭檔在MSN的簡單對話,卻在兩小時出頭的片長,避無可避的勾起一種土地情,草根如我,無論如何的失望,還是一直想留在這片土地上,直到終老。即使是一點感動也好,更何況,是海角七號吹來的,成堆的感動。
節錄和搭檔的MSN對話,
Kid:「幹好歹也是音樂主題」
Kid:「我也不想等二輪」
Jim:「對阿對阿」
Jim:「去哪間阿,橋時間」
Kid:「去日新啊 有更便宜的嗎XD」
Jim:「哈,那要稍微帶個路,我還是不記得怎麼走」
Kid:「你勤勞一點的話 我們可以看等一下凌晨1:40的」
Kid:「:D」
Jim:「走。」
然後不到十五分鐘我們就碰頭了,換車後的聚首一整個就是速度而已。
還是很貪小便宜的到小豆苗買優惠票,店員告訴我從165漲到180已經有近年了...那不就是在說我這麼久沒有進電影院了。
但是首輪180加上重新裝修後質感加分到爆表的日新以及外食隨你帶,仍然是台中最溫柔的一處了。
「海角七號」,不是什麼國際巨星的卡司大拼鬥,卻找來許多在台灣的部分音樂發展上極具代表性的人物,夾子的小應親自飾演愛慕自家車行性感老闆娘(OS:乳溝是有沒有那麼刻意啊!)的嗨咖黑手兼鼓手,本命糯米糰的靈魂人物鬼才馬念先也軋了一咖當個默默努力的賣酒業務小角落,明珠(Shino飾)是個性情中人的旅館房務,脾氣火爆的前霹靂小組而後的落魄交警勞馬(民雄飾),還有一些不是戲咖卻忠實的呈現了風土民情的人們,教會唱詩班的10歲可愛小司琴大大(麥子飾)卻是個手技花俏以致於被趕出來的怪咖,當然還少不了頹廢到爆男主角范逸臣加上整部片最大的話題國寶北管(戲中居然是月琴和...鈴鼓?)手,由李宗仁飾演的茂伯,把台灣的死髒話都給罵活了!
其實這是需要一些空想來連結的片子,蜻蜓點水太多話題的一部仍然以愛情(及音樂)為主軸的片子,沒法有順暢漂亮的交代到底常見,就如同許多人說的,「海角七號」可能並不是國片裡的模範生,但在其極優的渲染力之下,是不是有那麼一些缺陷也該為我們所接受呢?國片的環境本來就受限之至,魏導已經欠債來大聲疾呼了,我們又怎能不被這場小人物聚集所擦撞出的音樂(以及人生?)火花所吸引?
身為代表會主席的阿榮,滿嘴的強硬卻是那麼沉痛的呼籲著年輕人們的扎根,他的一言一語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他是打從心裡愛著恆春這片土地,應該頒個草根不爛獎給他。水蛙(小應飾)則應該給他一個暗戀無罪掛牌,馬念先自然就是「愛拼才會贏」的大布條了。
為了避大雷就不再說劇情內容(但還是會有中小的因為有台詞,準備自己去看的人請先點右上角X離開或者點左上角上一頁離開等看完回來再來看。),管他那場激情的突兀,我印象最深刻的居然是大大在海邊輕吻酒醉勞馬的那一幕,我的情緒都快要像勞馬一樣開始傾洩而出那樣的衝動。
小應的笑點無非在和尼姑的八竿子沒邊對白,
尼姑:阿彌陀佛,這位菩薩...
水蛙:阿彌陀佛,我不是土虱...我叫做水蛙,我沒錢...
笑死我了實在是,馬念先的一句「千年傳統,全新感受」講得至真至誠的,害我不管喝不喝也想給他買上一罐捧捧場。
勞馬他爸受傷的笑點也很是精緻,貼橫的中眼睛,貼直的中鼻頭...哇那五發兜??(譯:我哪有辦法)
壓軸要來講國寶大老愛現不怕死的茂伯,他的髒話罵的真是恰到好處!去當個貝斯手還在那裡嫌東嫌西,最好是Bass那兩條都沒在用就把它剪掉......
到因為實在不行而找馬拉桑(馬念先飾)來頂替的時候,對白更是一絕!
茂伯大經典:「幹!要回答得這麼快嗎?不考慮就回答。我老人家耶!我心肝不是鐵打的,我嘛ㄟ傷心內!難道就不能有兩個彈貝斯的嗎?我不管,給我彈什麼都好啦!我一定要上台表演啦!」
直到他成為轟動武林驚動萬教的...鈴鼓手,那句「幹!哇國寶內!」全電影院只有笑翻而已,最佳配角就你了。
然後最後要說touch到的,可愛小司琴大大兩小無猜的在月下海邊,嚴重超齡的給了酒醉的勞馬那輕輕的一吻,然後的勞馬潰堤而出的情緒。
「so deep...」我不禁說了出來,男人絕對不是無情,只是太多無以復加的社會背負讓男人失卻了太多表達情感的方式甚至機會,看似剛硬霸氣的勞馬,也只得藉著酒精的催動,四處的宣揚著珍藏在皮夾當中的,他美麗的魯凱公主的照片......
然而這終究只是他無可奈何的,無從表達對過去的悔恨的方式,但在那一個夜晚,那一個月下,那一個海邊,大大卻像是用最清澈的純真貫穿了他深埋心底的悲傷,而撫過他的頭,給了他輕輕的一吻。若果說這部片哪兒對我最催淚,無非就是這樣稍有隱晦卻又如此真實存在眾多男人之間的悲傷與偽裝。
直到一天過後的現在,回想起那一幕我的眼眶仍舊是濕的。
他已經不當霹靂小組了,他已經安分的回來當個小地方的小警察,但這終究無法挽回他此生的摯愛。
仍然一輩子,佩戴著代表無盡思念的淚痕之珠。
片中豐富多元,甚至廣納百川的音樂精神也相當令人讚賞,配樂部分也算上挺切合,至少就一個新生代導演手中的國片而言,無庸置疑的是可圈可點,他成功的運用了不同音樂在不同場合的元素感染力。
雖然那七封情書到底沒有一定的移情能力是很難把那些所謂六十年前的愛情精神意義轉到友子和阿嘉的身上,那一切好像太突然就發生,但其實這是可以有一定程度被理解和包容的。即使大夥兒都知道同名是個老梗,但卻某程度鋪陳了愛情並不受到這些限制,真愛是可以Anytime、anywhere的感動人的。
或許這個跨越半世紀的情書,真的在某些點上對他們產生了巨大的催情作用,仔細推敲,失意如阿嘉不正像撰寫這些情書的日本教師嗎?沒能把握的深深遺憾,卻堅定了他們兩人的當下,我想宣傳海報會以阿嘉擁抱友子一幕作為主題不是沒有原因的,那絕對不僅僅是他們兩人純粹的情感,更是包含在知道那些情書之後的,真愛穿越時空而實現在另外兩個人身上的意涵。
或許有些美化,但是既然看電影就要用自己的人生去訴說它的美麗,或許情書真正的主人友子已經不再如此期待著,但教師的七封情書,卻還是在我們的心上刻下「真愛無敵」四個字。
好想再多寫卻又怕這篇大推讓應該要有興趣的人破太多的梗,就這樣吧。
消遣一下自己,逛完官網部落格我最先去的演員部落格居然是麥子......
拜託我真的沒有戀童癖
每個人的心裡,或許都還有一封未寄出的情書。
但是誠願每一個人不要用悔恨和愧疚劃下句點,如果愛,就勇敢吧。
誠願這篇推文也能成為你們的孔雀之珠,守護你們堅定的愛情。
天涯尋愛,在海角七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