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實音創●
講很久了,也該開了。玩音樂永遠嫌身邊的器材不夠多樂手不夠多嗎?對創作有熱衷有想法卻從來不知道怎麼把作品實體化嗎?除了用手機和爛爛的電腦麥克風錄音之外別無他法了嗎?你會寫歌缺歌詞會寫詞缺歌曲嗎?不妨加入果實音創試試看吧。
現在是一個平台化的時代,平台不僅帶來具選擇性的資訊流通,同時也成為志同道合的人們一個共同的發揮空間。
於是思想,身為一個音樂人需要什麼樣的平台呢?
非學院的音樂人們,要嘛創作,要嘛演奏,創作和演奏需要些什麼?我想大概是永遠買不完的樂器和器材,以及想法相同或相近的合作對象,以及能夠幫助他們把作品整合或完成的製作者。
一般經驗,只要不是有錢到翻過來,想要把一個場子或是作品做好,常常避不了借東借西,要嘛借器材,要嘛借場地,有時候連人都要一起借。
我也借過人,也被借過,這些你來我往可能是人脈的拓展,可能是友情無價,可能是走音樂這條路,難得的經驗甚至日後的機會。
果實音創成立一開始的用意,是讓大家有更多的人或者更多東西可以借,不論你要做場,或是比賽,或是錄demo之類的,需要什麼就大家互相支援一下這麼簡單的想法。
當然用講的比較輕鬆,以我為人脈中心開創的社團我要借什麼都容易得多,對其他人來講或許不一定,但是我卻覺得這樣的機會應該被平等化,
我身邊的人也有人從我認識的人當中去借人,慢慢成為合作對象的例子,或許這樣的事情只要繼續存在和發生,玩音樂可以是「大家一起來」的事情。
所以我利用了時下最誇張的人際平台,也就是facebook,來試行這樣的一個想法,但光是加入是不夠的,這樣的社團需要置入更多的推力,所以也會一併當成表演、比賽或者發表的資訊平台,甚至不排除以後主辦活動來推廣這樣的組織。
其實有個最簡單的地方在作這些事,也就是樂器行或音樂教室,但是基本上,那種很多人上完課就跑了的地方也不見得交得到什麼朋友(甚至會產生較勁之類的),而要在短短的成果發表會之類的活動去真正的認識其他可能的合作對象,說難不難但我想也沒有想像中容易,在那樣的場合多半人在乎的是自己的表現比較多。
那為什麼我要做這件事?一方面我同時也需要同路的朋友,一方面是我已經擁有一個基本的錄音環境,基本上我現在不是一個量產創作者,但或許想把自己的創作在一定水準下實體化的朋友們,能夠找到簡單管道的人一定不多,至少暫時在free的前提下是的。
我希望發現,以及push或完成更好的作品和想法,而這樣的行動,是要靠許多人來共同完成的。
在非營利的前提之下,我希望把這樣的想法以及能夠接受這樣想法的人們整合,並且組織,即使最後不見得有什麼「成績」,大家交交朋友也開心。
還有更多的想法會在這個平台公布和試行,草創階段就仰賴各位大力的加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