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Red Bull被國內驗出含古柯鹼的成分,這晚的思緒在連續的活動下來後,竟呈現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明。
許多關於音樂的想法,在這短短的數小時間都被激發出來,用一種緊密的排列,堆疊出一種關於未來的雛型。
一種幾乎稱得上嚴重的意識告訴我,創意在音樂當中的重要性,已不可同當日而語。
不走出自己的窠臼,是沒辦法玩出什麼出色的音樂的。
近年翻玩盛起,「千年傳統,全新感受」的相關思維也被運用在更多不同類型的產品上。
例如著名的pizza cut five潮流衣服品牌,把十八銅人這樣的玩意兒用全新的面貌呈現在市場上,於我就是挺新奇的事兒。
前些日子才跟朋友聊到「台灣需要經營良好的品牌」這樣的一件事情,而這個作法直接借用了那些已經有口碑的產品,建立起嶄新的品牌形象。
我在想,音樂是不是也可以這樣玩,透過翻玩(改編)、混搭(接歌)等等的概念,重新塑造既定的音樂形象?
編曲一直是許多樂手的盲點,程度好也不見得例外,而我們能否比用人家的梗,再進步一點,自己鋪梗呢?
諸如「舞女+媽媽請你也保重」這樣的例子,開啟了我對於音樂可能呈現的另外一種可能性的想法。
我想要醞釀出一種音樂當中的兼容並蓄,進行更多的實驗性音樂創作(或編排)。
這或許會是個project,也可能是個樂團,這個計畫已經命名,不過希望等有作品再來發表。
以上。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