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忘記幾天嗑完的有點厚...買下來的原因是因為我在一個奇妙的非二手場合花了一個便當錢就買到(?),所以就很自以為聰明的想用一個便當的代價窺探一個名人乃至於他的時代.....即便我完全不認識他其實。
萊斯特可以說是全美最偉大的搖滾樂評家......然後呢?一個樂評的人生跟音樂本身會有什麼很大的關係嗎?
在還沒有接觸這本書之前我也不知道我即將翻開一個時代,
然而本書近四百頁的翔實讀來略顯晦澀,與其說是傳記,不如說像是個鏡頭,從旁把他的人生就這麼側錄下來般令人感到緊致的場景密度,
之所以無疑是一本考驗性很重的讀物,若你此生對搖滾一無所知,那裡頭所有可知的意義不過也就是龐大的文字組合罷了。
裡頭厚重的時代氣息、知名音樂雜誌《Creem》和《滾石》與這位浪蕩不羈的樂評奇才之間的碰撞,擦出了文字的美麗火花,更照出了時代巨大的輪廓。
拖得有點久啊,今天硬是要用忙完以後的剩餘精神,先把這一本書讀短寫。
「搖滾樂是一種態度,而不是指代表狹窄定義下的一種音樂形式。搖滾樂是一種你做事情的方式、是你處理事情的態度。寫作也可以是一種搖滾樂、或者一部電影也可以是搖滾樂,搖滾樂是一種生活的方式。」 - Lester Bangs
他是個令大家又愛又恨既羨又妒的人,跟搖滾樂一樣有牽扯不完的激情史,和藥癮經驗。
透過好的翻譯可以略見他的文采筆鋒,但若因此而欣賞這個人,只怕是因為這時已經聞不到他因為極度邋遢而散發出來的陣陣體臭了。
有的天才最終被時代遺忘,他或許沒有,但他也從來不是個慣於活在光環下的男人,
你大可以不認同他,因為你不知道哪一天他會用他的打字機讓你與你的音樂從此一文不值,
但你也無法否認,他註定要執筆這個時代。
如果你終有一天開始看不慣那些既商業又狗腿的樂評,不妨一讀萊斯特,他會告訴你對他而言搖滾樂該怎麼寫,
「每次當布魯斯.史賓斯汀的音樂更邁進一大步時,他的聽眾們不僅拼命地想鞏固一個新的偶像,而且還前所未有地對所有覬覦他王位的假冒者報以懷疑的態度。」 - Lester Bangs
正如他告訴本傳記執筆者William的一般,寫樂評要「誠實且不留情面」
辛辣的筆觸令人不僅是印象深刻,那就像一種特殊風味的食物,除了難忘,還會想再吃,萊斯特的文字就有著這樣神奇的魔力。
然而他的生活並未因為他的奇才而順遂非常,童年慘澹的經歷或許才是真正造就了他日後發揮的負面基礎之所以,
雖然裡面絲毫不曾提過這個字眼,但我想若真有原罪,那大概就像他從未真正安身立命過的際遇一般。
這一切能說是誰的錯呢?天才和神經病的一線之隔,常常都被自以為聰明的我們劃地自限。
讀起來並不怎麼爽快,但如果要抽絲剝繭帶點病態般的瞭解一個被稱為搖滾史上最出色的樂評者,不妨一試本書。
真實可能不美麗,但也唯有明白不美麗的一切,才能從中窺探時代隱匿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