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一場正式全程主講的研習會,順利的結束了,來後記一下這次把一大部分家當都給殺出來的器材回顧。


器材清單:

八軌類比帶數位效果器混音座:ALESIS Multimix8 USB
主講用動圈式麥克風:Shure Beta58
音樂播放器硬體:HTC Incredible S、(借用)Roland FP-4
電吉他:Fender Eric Clapton Model USA
電吉他綜合效果器:Roland Boss ME-50
迴圈工作站效果器:Roland Boss RC20-XL
前級模擬及破音效果器:Tech21 SansAmp GT2
投影片及影片播放用筆記型電腦:Asus F8Sa


原本還要帶MicroX的,想一想大概也沒那麼多時間介紹,就先打住了。

這次遇到的硬體狀況有兩個,第一個是電吉他過了ME-50之後再過GT2出來的聲音不理想(就算bypass掉?),我大概可以猜是什麼原因,但既然沒得細細去解決只好拆著接。

第二個是投影片的部分不曉得為什麼會播放不清,顯示卡沒辦法匹配投影機比例的部分嗎?但似乎之前也沒有遇到一樣的問題,無解,下次直接檔案進原先的作業電腦好了。

除此之外,聲音的品質都還不錯,事實上進的四軌都原先就有帶前級,推力應該是夠的,雖然就阻抗的角度來說這樣算也不對,真的還要學囉。



這一次的講義內容包括了基本音響環境的架構,系統以及非系統的器材線路架設,還有針對一些專有名詞的簡單解釋例如前級、後級、效果器和DI等。

投影片的部分介紹線材的使用,是整個講座裡面比較薄弱的部分,因為理想應該要可以有這些介面的實作,但時間和深度顯然都不太允許這個部分。

最後是影音檔演示及器材示範,其實弄得有點像在賣效果器一樣,但當然可以影響聲音的元素,還有樂器本身、混音座的參數調整等等,其實範圍是相當廣泛的。


這些硬體上的技術及應用,事實上不僅是音控或器材操作人員,樂手也必須有一定的概念,如同一支電吉他的聲音從彈撥到喇叭放出來,有多少位置可以去調整其音量或音色等知識,是相當需要具備的。

台灣對於樂手及硬體人員的互通及協調這件事的概念相當薄弱,教會內外皆然,試想頭腦和四肢無法協調的人,要如何走出順利的步伐?當樂手無法將訊息正確的傳遞給硬體人員的時候,摩擦和衝突就產生了,肇因在兩方或許各有所長卻不懂對方的立場,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當然這些觀念的建立也非一朝一夕,樂團加上器材要學的事,從來就沒有真正容易過,


但還是要努力啊,爬文虛晃一招也好,實戰狀況百出也好,進步本來就是從所有對的與不對的經驗當中,


淬煉出來的光芒吧我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