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算是半批判半無奈性質的發文,所以想想還是歸到不分類。

因為,一切並不會因為這篇文章有什麼改變。

這篇可能會很難理解吧,因為我放了很深的思想在裡面,看不懂的,就算了。


今天下午領薪,多少談了些當下的班況。

原本預計今年的傳承,跑到哪兒去了?

很諷刺的,每次提到傳承兩個字大家總是熱烈,一熱烈完,動作也冷卻了。

以教學者的身分,我明白傳承之所以的難處。

上對下而言,我們班底的技術程度已經遠超一般「有意願朝音樂服事走的人」的想像以及能力所及。

說試,可以啊,但這種試法對一般人是多大的壓力,我心裡很清楚。

不要說別人了,連我曾任其他地方司琴的學妹,身處我們的團隊都是壓力依然,更何況程度相對更不足的人?


「程度」已經儼然成為傳承的鴻溝以及最大隱憂。


這不是件令人驚訝的事情,身為班底之一的我今天已經有教學者的身分。

沒錯,純論服事而言,並不需要有我的程度,大大的不需要。

但是,誰來接受這樣看來「降級」的服事團隊?

聽習慣我打擊的人誰又要去接受別人手裡單調的8Beat基本變奏?

我心裡明白這是個錯,對誰都很不得已的錯。

服事不該是這樣,但是我們都被習慣,都被優越感,甚至是被享受給蒙蔽。

我們早已難再回歸本心,難再回到敬拜讚美的真意裡面。

我要很客觀的說,這個團隊實際上是因為Kid跟Alice的回歸才又走回今天這樣躍動性強烈的氛圍,像我們兩年前曾經活躍過的一樣。

歌曲開始走向活躍,樂風開始多元,開始不用怕歌太快,不用怕歌曲的轉向,可以又開始不用怕很多、很多的東西。

所幸這不是我們回來唯一造成的,不然或許我會再考慮離開。

(不過也客觀來講,樂手會影響團隊型態本來就是正常的事,我要強調的只是大家接受程度標準上的轉移)

到底傳統有不能廢除的美好本意,就是在那些傳統中大大降低程度上的需要,把重點導向我們真正該關心的地方。

最為令人欣慰的是,其實大家已經清楚看見這個團隊,深層裡真正的服事對象,也就是神本身。

學著放低身段,斂起音樂帶來的那份驕矜。

很高興我覺得我們慢慢可以做到這點了,尤其是程度相對來說卓越的我們。

但是仍然有那個接軌上無可避免的盲點,是只要我們越精湛,就越糟糕的地方。


因為我們可能在無形中把別人的意願,用我們的技術,重重的打落。


解釋好聽一點可以說有影響力的服事團隊能更讓人有參與動機,但到今天,我看到的事實卻是影響力太強的我們只令人卻步。

那種感覺,就像是我在台上,而台下有強我數倍的老師可能正在聆聽我打擊的哪個部分哪個部分。

對啊,我們是不該著重這個,但是請問誰可以真的不著重呢?

不是沒有,但太少。

而且那樣的不著重也並非正確的態度使然。

走入這樣的服事,需要太多太多的正確心態。


對於服事的「心態」,嚴格導正是有必要,而且是有絕對性必要的。


只是,想要把程度跟靈命並重的成長,不只難,也是有絕對性的難。

這就是傳承之所以無法落實的真正原因之一。

因為大家表象的標準無形中提高了,導致一旦表象的音樂受到影響,連帶的,敬拜讚美的本身也受到影響。

不論是大家的接受度(尤其是我們團隊本身的成員),抑或別的樂手對自己的接受度,想要突破這個迷思都是一個只要沒有計畫性去操練去實行就近乎不可能達成的任務。

現行的才藝班,可以幹嘛?

老實講,不能幹嘛。

第二梯一期十二堂課,到了第六堂才開始進入根本還起不來的16beat,能幹嘛?

不要說十二堂,再來二十四堂只要我們的作法不改變都是無濟於事的。

二十四堂的時間可以讓一個初學者的16beat有怎樣的進境?結論我是很清楚的,尤其是對於4beat還打不準的人。

不是我們要讓他們把16beat操起來,是我們要放低我們原有的活躍度,去配合學習者的進步速度,這個傳承才有被真正落實的可能性。

然而,這很難。

在沒有整體性的計畫之前,我再下放都沒有用。

然而,對此我到現在,並沒有抱過什麼希望。

距離傳承還是那麼遠,那麼遠。


其實我覺得我的接班人已經出現了,只是他還小,這樣的人才勢必先遭搶。

搶人也是大問題,不過我不想講這個。

我還有時間對這樣的人作培訓嗎?

我不知道,再說,那也膚淺。


對於傳承,我們都還太膚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