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宿假把這篇補完就差不多了我在想,其實這一天的事給了我一些省思,我所應該更多具備的,還有哪些呢?圖中為一年一度的太平琵琶節一景,臨時接到代打通知所以在這場盛事中有短暫的演出時間。說真的,跟古典的老師們做無樂不作這一類的搖滾歌曲還真是特別的經驗。
早上跟大里聖教會的蘇牧師、朱師母,以及Peter來到以前我帶過敬拜團成立之初的,浸信會體系的恩光堂,有著早場禮拜的服事。
音樂日誌不免還是要來說一下硬體,雖然鼓組是不頂夯的NewSound一般系列,但腳架採用卻是罕見的高級,踩在Hi-hat上的感覺一整個就是極優的操控性,缺點是因為鏈條那兒似乎沒墊片,所以墊踩的回擊會有金屬聲以及撞擊的些微不適感。然後鼓椅是氣壓式的這樣,比我自家用的厚桶再高一個檔次!
來貼個照片吧。:D
重點其實是鈸組讓我大驚豔了一下,那是我夢想清單裡頭的MEINL Rake Series耶!害我一整個想把那個礙眼的消音用膠帶給拆了聽它的原音,雖然Hi-hat並不是那個系列,不過同樣是操控性上頭我很少打到那麼順手感的Hi-hat。
相當紮實穩重的聲音,也讓整場服事都在算是穩重的氣氛下進行,有種不卑不亢的美感。
下午微雨,還好這場不是代彈吉他沒有太大的顧忌,你們知道我的ECM下雨天沒有專人接送是不會出門的。:P
約莫一點左右來到小久不見的翔韻,樂器部一整個就很殺,看著這兒從無到有到華麗的過程讓我對從中燒掉的龐大預算咋舌,那都是七位數的事。
事實上我要代打的歌很常見,怎麼樣叫常見呢?無樂不作、國境之南、野玫瑰這三首相當於電影代言曲的歌夠不夠常見?
外加一首經典半老歌「山頂的黑狗兄」,不知道被多少人唱過所以我隨便找了一個版本來抓這樣。
但秉持著上台一定要有的準備,我還是一樣先在手機的播放清單裡Run過好幾回。
重點來了,我要跟什麼樣的樂器合作這些東西?
答案是小提琴、長笛和鍵盤。
不是電吉他跟Bass還有主唱嗎?!
當老師們到齊的時候我才發現這個令我有些驚訝的事實,不過也不啻為一個很特別的經驗吧我一開始想。
由於和我抓歌方式的差距有點大,即使都是"老師",也是有的小節和頓點讓我們橋了很多次,我可以輕鬆的把那些點用打擊表現給吉他手和Bass手......但是重點是今天這裡都沒有啊!
所以難免有個窘境是我不知道他們要聽什麼,他們不知道我要說什麼,我再次看到古典跟流行樂器之間原來也是有這種難以溝通的距離。
除了總是大將之風的雅各老師一派輕鬆之外,田老師和趙薇老師都面露難色,在某些一直橋不好的環節。
其實我沒打錯,她們也沒彈錯,但是樂器不同的時候那些該空白的地方就會有東西,該有東西的地方會空白,以致於非得有人去把那些地方補起來不可,大概就是類似這樣的問題。
不能否認看到雅各老師輕鬆的把六連音的solo樂句輕鬆的用小提琴表現出來的時候實在是帥到爆,但至少不是在Rock Band我就不能用Rock Band的表現方式。
...所以該怎麼表現啊?
特別是那時在練習時我壓根就用到一組Jazz Set,最好是有辦法打這首歌我又沒那個時間臨時去調音(而且也瞬間多了一兩首Jazz性質的歌曲要幫忙一下這樣),所以就是古典組合、爵士樂器,加搖滾樂手......什麼東西啊!!
不過話又說回來,場歷告訴我其實上台之後是另一回事,所以只要都對得到,其他的說真的沒什麼好計較的這樣。
然後時間據說提前了,所以大夥兒匆匆忙忙的到了太平好像什麼國小我也不太清楚的體育場。
隨車的鼓組是MAPEX Q Series,印象中沒記錯好像忠孝路也是用這組,聲如其名也是QQ的,只不過搭了組Planet Z很不搭軋這樣。
候場來一張,還沒拉上台定位。
整組Setting完畢也來帶一張。
太平琵琶節主題啦,以下就簡單來幾張活動照片。
由雅各老師帶領的小小弦樂團。
雅各老師的Solo曲目,怎麼聽都是精湛啊!
事實上在我參與演出的部分Drumset等於沒有收音,隨便找支mic來架著我太清楚那頂多是裝飾性質,要是sense真要調到可以收音的程度我隨便一個鈸下去就feedback了。所以在台上的真實情況是鼓成為台上最微弱的樂器,只能用明顯的節奏帶拍,對於沒有監聽的鼓手而言其實能夠把持住一定的準度對我而言就是過關了,到底有一個我們都必須明白的重點,
這是地方活動,不是成果發表,或者演奏會。
我們無權要求台上的任何硬體專為我們這個表演團體做出任何保證性的調整,它們需要更多的是在播放時穩定的音量表現。(有許多跳舞的大小團體需要播放CD當背景音樂)
之所以我連那些弱音措施都沒有拆掉,事實上拆掉聲音也不會大多少,那一些些sustain對台下的人而言其實一點差別也沒有。
由於早就知道這一些,所以對於聲音幾乎沒有什麼好計較的餘地,表演是穩定而有品質的,大抵就夠了。
對這樣的場子而言,需要的是「教室老師所組合而成的演奏團體」,而且內容必須是「淺顯易懂」的,之所以才會有這樣小硬湊的組合。
而不是以好的音樂為基調下去要求的演出。
我想同樣身為音樂教學者,這點是必要的認知,這也是這一篇置於教學文章的原因。
不過到底跟翔韻的老師們合作是很愉快的事情,在這裡謝謝田老師、范老師、趙薇老師,以及雅各老師。
我想我會再更多的學習與古典樂手的配搭方式。
活動結束後沒有作太多的逗留因為其實我還挺累的,連續兩天近乎滿滿的行程消耗了不少體力,決定回家稍事休息之後再說,到底也要收假了。
所以晚上就補了前面的兩篇,今天外宿把這一篇回頭寫完這樣,我再出營區是四月初的事了,這星期開始專精訓練的考試加上留守,又要開始面對兩個月的煎熬。
所以可以,就請陪著我吧,不論用什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