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未來,還是不知何時會再和誰牽起的手,或是那些所有自以為是的浪漫和美麗呢。
我想從置頂的照片開始談起。
開始把玩相機這樣的新興流行之後,有一陣子我以為我懂了,但在那一段時間過後,我卻又一次比一次更加迷惑。
買好的相機為的是什麼呢?我想無庸置疑的是在不用太考慮技術前提下,拍出好看的相片。
我總是作些和自己收入不相應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的事,但就這樣一腳栽進了永無止盡的視覺美追求俱樂部,
我卻還不清楚自己應該用什麼樣的姿勢,先爬起站定,再正式的一躍而下。
某一次在新國自在和友人S的談話其實讓我思考良久,相機是先進了,有軟體濾鏡可以呈現事物不同的面貌了,
但是若果那一切的賞心悅目也都是晶片運算的結果,跟你回了家慢慢PS有什麼不同呢?
當你拿起相機,你真正要的,是什麼呢。
我盯著這張顯然是被我後製過的照片,想了一時半晌。
先不講好的相機,相機最主要的功能,無非就是為我們保留當下或許稍縱即逝的感動,以能夠被重複欣賞的方式保存。
但是,你拍完的照片,又真的去看了幾次。
如同我順應SONY色彩晶片的強項,喜於捕捉造物者親賜花卉的美麗,我不需要知道那是什麼花,只要美麗,它就值得我的快門。
我想那已經是它真正的價值,問題是,我們真的有如此看重這件事嗎?
好漂亮,拍了,建檔,資料夾。重複一樣的流程,來往之間,
我倒覺得自己的感動被消費,被公式化了。
事實上在我的硬碟裡,被整理最完善的並不是音樂,而是照片。
偶爾會有那麼一些時間回頭點開了,看著照片沾沾自喜,隨便是花還是建築或正妹什麼,
然後點叉叉,或上一頁,我的感動又被封存回那個用數據堆積出來的資料夾中,成為一堆符號。
因為不想這樣,前天晚上我隨選了十張自己喜歡的照片,拿去洗了出來,其中一張照片還成了禮物的一部分。
接觸照片的那一瞬間,我覺得曾經的期待復燃了,那個沒有沖洗就看不到相片的忐忑思維活躍了。
我忽然好像有那麼一點明白我要的是什麼了,
那就是我想我不會甘於讓我所認定的美麗,只活在0與1之間。
我好喜歡一句話,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而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在最近出席了幾回動輒十人以上的聚會後,我想這不只是句譁眾取寵的對聯。
因為我看見有人懷念了,難以割捨了,那種好像只要身處其中,
就可以不再孤單的假象。
然而我知道,一個明白自己價值所在的人,是無須這些應酬飲宴,也能坦然活著的。
智慧型手機強大的定位功能,現在甚至可以在任何時刻在當紅的FB告訴全世界你現在的位置。
你說,這樣大家還不夠孤單嗎?
我最近在沒有人要看的奮鬥月刊中抄了這幾句話下來,
觀念引發行為,
行為養成習慣,
習慣塑造性格,
性格決定命運。
當然這樣的說詞顯然是太不考慮中間的環境因素了,
但我始終相信,只有自己才能決定自己要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
讀了幾本別人心中的搖滾史,思緒理路也不禁變得有些rock起來,
裡頭有一句作者很喜歡強調的話:「搖滾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想到盧廣仲連堅持吃早餐都可以很rock,之所以最近的行徑也多了幾分無畏。
那些意外愜意的交集竟讓我有些患得患失了起來,
但很顯然這樣的情緒,來得莫名無謂,現今也差不多是無影無蹤。
原來passion,最後也可以什麼都不是,看犀利人妻就知道了。(置入性?)
因為等等還要出門所以或許是沒辦法把上回衝誠品人的清單列一列,
下次吧,忙碌是件幸福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