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切其實是從控制左腳hi-hat開合的FD-8踏板故障開始的,一個踏板兒新品價四千五而且官方說明年二月才會到貨......再加上右腳開始有比較多墊踩法上面的練習之後,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大鼓、小鼓、hi-hat這三樣電子鼓幾近心臟級的配件,更換為新興國產電子鼓品牌XM的擬真零組件,一次改裝升級到定位。鑑於網路上相關文章非常少,這次特別專文做經驗分享,讓有意嘗試電子鼓硬體整合的朋友做一個參考。


首先是沒什麼意義的開箱(?),此次進行更換升級的內容物為XM的電子大鼓含rack用夾具,電子小鼓,電子hi-hat組附架。全部的東西差不多剛好等於一組Roland VH-12電子hi-hat的價錢而且VH-12還沒有架子......



讓我們來看一下Roland TD-9K的原狀:



首先請注意rack架的部分,電子大鼓的上方有一支橫架,在改裝XM電子大鼓的時候是必須拆卸的,不然電子大鼓會放不進去。

(有人說那把那支調高就好了啊?基本上小編已經嘗試過所有夾具純移動不拆卸的可能性,如果電子鼓一開始的rack裝法是比照上圖的話,是沒有辦法不影響電子大鼓安裝的,特此說明。)

然而拆了那支大概就等於把整組鼓拆了差不多,索性就把導線組也拆卸下來重新作整理和拉線,除此之外,安裝XM的擬真hi-hat組(XH-6)的時候,原rack的位置也勢必有些許調整,這個時候就要來說明一下XM零組件的進步之處,傳統hi-hat架的腳架是固定三腳+hi-hat踏板本體(落地共四點且不可移動)的,而近年來出現了雙腳活動式+hi-hat踏板本體(落地共三點且可移動)的設計,除了安裝上更容易配置之外,省下的空間也可用於置放雙踏板等等,XH-6的附架就是屬於活動式雙板腳,可以避開rack可能的安裝死角,置於更配合使用習慣的位置。從XM的配件改良過程,可以看到設計者對產品的用心。


XM的電子大鼓(左,10吋)和電子小鼓(右,同樣是10吋),開箱的時候小小驚嘆了一下,仿碳纖維的貼面質感之優大大超出以往國產電子鼓給人的印象,完全就是禁得起外貌協會考驗的等級!另外,導線的接孔也從原本前期產品的鼓面改良至鼓肚上(請注意左邊那一顆的左側),整體視覺上有極大的進步。




接著我們來綜觀一下,大略的安裝位置如以下照片,請注意TD-9主機已經從原圖上的hi-hat左側,移至hi-hat的右側了,因為XM的hi-hat組是整支含架的仿真版,所以必須移動音源主機以配合安裝位置。記得要預留耳機線插拔的空間。




安裝完以後,剩下的東西怎麼辦呢?這時有了一個想法,既然原先的hi-hat也是雙拾音器,或許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內把原hi-hat移位當作別的效果鈸使用,於是著手開始嘗試可能的安裝位置和方式。

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原來的hi-hat可以放到右邊當ride!!因為hi-hat原先的支架較短,所以對我這種原本ride就放很低的人來說還橋得到合適的位置,要跟其他的鈸一樣高的話,除了另外購置支架以外就別無他途了。下圖是hi-hat移做ride之後的位置參考,比對官方TD-9K原圖就知道哪裡不一樣了。




來特寫一下,固定在rack架的電子大鼓顯得更有整體感。




最後把配線整理完就接近完工了,此處還有一個地方請特別注意:

小編的設定是原來ride(導線上標註為「rd」)的輸出入端不變,只是將樂器的內部設定選擇成crash、splash等,而移作ride的原廠hi-hat則是從主機的「crash2」輸出孔拉線連接之。(其實小編覺得這樣不是最好的方式,但還是參考一下吧)

好,問題來了,怎麼連接?沒有多的線材,就勢必是要去弄一條了。

可是電子鈸是雙拾音器,必須使用stereo的線材才能傳送兩種訊號,而stereo兩邊都是6.3的接頭,市面上可以說是幾乎找不到,

所以最後只好請人手工施作一條了,以TD-9K整組的概略大小來說,線材大約1.5-2m就綽綽有餘了。最後把配線做完最後的確認和整理,TD-9K的升級兼擴充工程就大功告成了。


以下是完工後的整體照片:





備註:理想狀況其實是將「rd」的輸出,接至原hi-hat(CY-5),而原ride電子鈸(CY-8)再另接導線使用主機「crash2」的外部擴充輸出,只是受限於所製作的線材沒有L頭可正常接在電子鈸的接孔內(非大小因素,而是電子鈸不用L頭會卡住),只好退而求其次。


打到快要睡著因為已經凌晨兩點了的以上報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